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河南濮阳:财政“春雨”润泽春耕绿苗
发布时间:2022-4-2 16:14:46    点击:6608次    [关闭本页]

 

抢抓农时,不负春光,眼下春耕备耕的画卷已经广泛铺开,为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夯实粮食丰收基础濮阳市财政10亿的春耕资金送到了田间地头,以资金洒甘霖,助丰收增底气,一股股财政“春风”吹绿了龙都田野大地

10亿真金白银“解春渴”

田成方了、林成网了、路相通了、渠相连了,今年春耕时节的濮阳县胡状镇农田绿意葱葱,一派生机景象,以往生产设施落后的旧貌也“焕”了一副新颜。“耕地、播种、灌溉都不成问题了,我们合作社承包了1400亩地,今年春耕可轻松了不少哩!”濮阳县敏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郭宗乾高兴地表示,自濮阳县投资3.87亿元建设25.8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来,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15%,农业综合机械化提高了15%,道路通达率达100%,每亩粮食作物增产约74公斤,真金白银的财政资金支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

为引入财政活水蓄满农业生产“资金池”,濮阳市财政通过抢抓政策“窗口期”,全力做好项目申报,多方筹措争取到近10亿的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其中,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95亿元、农田建设补助资金2.9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47万元,并将于近日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6953万元,于4月中旬前将通过“一卡(折)通”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给土地输送给满满的能量”。

加快拨付速度“赛春时”

春光不等人,春耕备耕资金下拨重在“为将疫情和汛期的冲击影响降到最低,在与农时赛跑中赢得时间差、打出提前量,濮阳市财政坚持早谋划、早安排,主动与农口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扎实做好面积核实、任务分解等前期基础工作,及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资金,切实保障春耕生产相关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受益,跑出了资金拨付“加速度”。

濮阳市财政还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和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均列入直达资金管理,让资金坐上“直通车”到基层资金在途时间大大减少利用财政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督促县及时将相关资金拨付到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项目推进,确保不误农时。建立包括春耕备播资金在内的农林水支出统计调度和通报制度,督促县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精准滴灌支出“染春色”

站位“大农业”格局,濮阳市财政坚持以资金精准投入助力农业产业全面发展,通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转变生产理念,服务恢复耕地地力,改善土壤墒情,为“米袋子”提供肥田沃土;农田建设补助支持新建2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善优质粮食生产条件,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仓丰盈;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支持农户购置农机具,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强筋壮骨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为遵循,设立“政银担”合作风险补偿金,增强农业抗风险和恢复生产能力,筑牢风险兜底“防护墙

走进濮阳天耕农业食用菌生产基地,一簇簇的菌菇长势喜人,日产可达120吨,年产值2.3亿元,带动1500余名农户创业就业,撑起了朵朵“致富伞”,公司总经理郭德红表示:“2019450万元,2020900万元,2021390万元,正是这三笔帮扶资金‘扶’起了杏鲍菇产业、‘富’起了百姓的钱包啊!”除实施普惠性政策外,濮阳市财政还对特色农业产业给予补助,为濮阳县“禽蛋之乡”、清丰县“全国草腐菌第一县”和“全国红薯大县”、南乐“瓜果大县”、范县“水稻种植”等特色品牌提供资金支撑,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不仅为濮阳市广阔的农业地图添亮增彩,更为农民群众拓宽了增收路,叩开了致富门。

 

CopyRight © 2015-2026   濮阳市财政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38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05   
地址:濮阳市古城路西段260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